国家电网交流充电桩计费控制单元介绍

发布日期:
2025-09-26
浏览次数:
0

电动汽车普及的时代,国家电网交流充电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而其中的计费控制单元更是整个充电系统的核心部分,如同一位精准且高效的“管家”,有条不紊地管理着充电过程中的各项关键事务。本文将详细介绍国家电网交流充电桩计费控制单元。

计费控制单元

一、计费控制单元的构成与硬件基础

国家电网交流充电桩计费控制单元以高性能处理器为核心,例如部分采用TIAM3354处理器,运行主频可达800MHz。搭配512MB的RAM与1GB的FLASH存储,确保数据处理与存储的高效性。其外扩存储通过标准TF卡接口,可支持最高达一定容量(如16G)的TF卡,用于扩充数据存储能力。同时,具备丰富的接口资源,像1路USB HOST接口、2路CAN BUS接口、5路UART接口(包含3路232串口、1路485串口及1路调试串口)等,这些接口成为其与外部设备通信和交互的桥梁。

二、工作原理剖析

当电动汽车连接到交流充电桩,国家电网交流充电桩计费控制单元便开始工作。它首先通过CAN总线与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(BMS)通讯,获取电池的初始状态信息,如电量、电压、温度等,以此为依据规划充电策略。同时,通过RS485接口与电能计量装置建立联系,实时监测充电过程中的电能消耗。在用户选择充电方式并完成支付鉴权后,计费控制单元向充电控制器发送指令,启动充电流程。在充电期间,持续收集各方面数据,根据电池状态调整充电参数,并同步记录电能计量数据,以便准确计费。

三、多元功能展示

人机交互功能:具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,采用Linux QT的界面显示方式,通过LVDS接口连接7吋电阻触摸屏(支持四线电阻/USB触摸DVI接口),用户可直观地在屏幕上进行充电方式选择、查看充电状态、查询充电计费信息、消费金额以及余额等。同时,匹配多种制式读卡器,方便用户非接触式刷卡支付,还可连接热敏打印机,打印消费单据,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操作体验。

计费与支付管理:通过与电能计量装置的协同工作,精确计量充电电量,并按照预设的计费规则进行费用计算。支持多种支付方式,无论是传统的刷卡支付,还是当下流行的APP软件支付,都能无缝对接,满足不同用户的支付习惯,确保支付过程安全、便捷。

数据处理与传输:一方面,对充电过程中的各类数据,如电池状态数据、电能计量数据、充电操作记录等进行本地存储,借助本地SD/MMC存储卡实现大容量数据存储;另一方面,通过双百兆以太网接口、3G/4G模块双SIM卡座等网络接口,将数据实时传输至车联网平台,便于运营管理部门对充电桩运行状况进行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。

设备控制:通过CAN总线与充电控制器通讯,实现对充电设备的精准控制,包括启动、停止充电,以及根据电池状态调整充电功率等操作,保障充电过程安全、稳定进行。

四、技术优势凸显

环境适应性强:能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稳定运行,工作温度范围可达-40℃~85℃,湿度范围为5%~95%(无凝露)。同时,针对高低温、电磁辐射等恶劣条件,其RS485、CAN接口等均提供隔离保护,确保设备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。

遵循国家标准: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对交流充电桩计费控制单元的技术参数要求设计,从硬件选型到软件架构,都符合相关标准规范,保障了与国家电网整体充电体系的兼容性与协同性。

国家电网交流充电桩计费控制单元凭借精密的硬件构成、科学的工作原理、丰富多元的功能以及强大的技术优势,在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。它不仅为用户带来便捷、高效、安全的充电体验,更为整个电动汽车充电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