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商业储能EMS系统:需量控制与峰谷套利模式实证分析

发布日期:
2025-09-04
浏览次数:
0

能源管理中,工商业储能EMS系统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。尤其是需量控制与峰谷套利模式,对企业降低用电成本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成效显著。

工商业储能EMS系统

需量控制模式:降低用电成本的关键

需量电费基于用户结算周期内的最大需量功率收取,与用电量无关。企业短时高功率用电易致电网过载,需量电费便是为此让用户支付电网容量预留成本。

储能系统借“削峰填谷”策略,在用电高峰放电,减少从电网获取的瞬时功率,降低大需量值。其运作依赖智能电表实时采集用电数据,监测企业用电功率。当功率接近历史峰值或设定阈值,储能系统自动放电,储能逆变器(PCS)毫秒级响应,切换充放电状态,补充电力,避免电网取电功率突破限值。

实际应用中,优化电池容量配置是重点。若企业需降低峰值功率100kW并持续2小时,至少需200kWh储能容量,且要结合负载曲线、充放电效率(90%-95%)及电池衰减因素确定终配置。

峰谷套利模式:利用电价差创造收益

峰谷套利是工商业储能主要商业模式。各地区峰谷时段划分有别,企业需明确当地时段安排,合理规划储能设备充放电。如江苏省,高峰时段8:00-11:00、17:00-22:00;平时段11:00-17:00、22:00-24:00;低谷时段0:00-8:00。

一充一放策略下,低谷时段(如夜间)电价低,开启储能设备充电;高峰时段(如白天用电高峰期)电价高,设备放电供企业使用,利用峰谷电价差降低用电成本。如江苏采用此策略,0-8点低谷充电,8-11点高峰(或9-11点尖峰)放电,可利用0.8581元/kWh(峰谷价差)或1.0849元/kWh(尖谷价差)。

两充两放策略则在平时段电价较低时二次充电,另一高峰时段放电,进一步提高套利收益。但该策略对储能设备容量和性能要求高,需合理安排充放电时间,防止过度充放电损害设备。

储能EMS系统:实现精准控制的核心

工商业储能EMS系统实时监测储能设备运行状态、电量、充放电功率,以及电网电价信息和企业用电负荷。依实时数据,及时调整充放电策略,保障低谷充电、高峰放电,实现合适的峰谷套利。

同时,EMS系统借助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,预测电网电价、企业用电负荷,提前制定充放电计划。比如依据历史数据和天气预报,预估未来用电需求和电价走势,合理安排充放电时间与功率,提升套利准确性和稳定性。

工商业储能EMS系统的需量控制与峰谷套利模式,为企业优化能源管理、降低用电成本提供有效途径。企业应结合自身用电特点和当地电价政策,合理配置储能设备,充分发挥EMS系统作用,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,为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

相关推荐